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强省战略,温州市局积极探索“四链融合”发展新模式,系统推动温产中药传承与创新,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,为打造“浙产好药”提供有力支撑。
一是构筑“种源保护链”,夯实道地药材传承根基。率先建成全省首个药监主导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,系统开展温州特色道地药材种质资源的收集、保存、鉴定与评价工作,实现种质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科学管理,目前已收集保存优质种质资源200余份。设立苍南工作站,开展参茸类产品等级鉴定技术研究,建立山参等贵重药材鉴定体系,推动苍南参茸市场规范化、品牌化发展。联合温州市农科院、温州市海鹤药业等单位,共同组建温州市道地药材产业链创新联合体,重点开展质量标准制定、检测方法开发和产品功效评价等研究,持续推进浙南本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。
二是打造“科研创新链”,驱动产业价值高端跃升。依托“浙南本草资源开发与应用特色实验室”等高能级科研平台,深入开展中药质量评价、标准研究与新产品开发。联合温州医科大学、省亚作所等科研院所,共同开展药用植物综合利用研究,成功推动赶黄草、平卧菊三七提取物等5个化妆品植物新原料的开发与备案,其中“平卧菊三七提取物”成为浙江省首个通过国家药监局备案的化妆品植物新原料,实现从“中药材”到“化妆品原料”的价值跨越。2026年申报省市场监管局及AG真人科研项目11项,涵盖“铁皮石斛全产业链质量提升”和“金银花基源鉴定”等重点方向。
三是赋能“全周期服务链”,破解企业发展关键难题。创新推出“嵌入式”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模式,为企业提供从种植、研发到生产的全方位技术支持。指导建设中药材共享车间,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,帮助农户降低加工成本1元/公斤以上。成立专业技术帮扶团队,开展“一企一策”精准服务,连续86天驻厂帮助基因药谷CDMO平台完成制药用水系统验证,累计为企业减负200余万元。去年以来,帮扶企业38家,解决技术问题200余个,推动5个新产品成功研发,促成2家化妆品企业回迁温州,协助4家药品招商引资企业快速落地,有效激发市场活力。
四是拓展“产业融合链”,培育中医药发展新动能。推动中医药与文旅、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,助力打造乐清铁皮石斛康养基地、泰顺栀子花旅游项目、苍南中药炮制传承基地、玉苍山中药繁育研学基地等5个特色项目,形成“一县一品”发展格局。深入挖掘全省道地中药资源,系统开展中药匠人、道地药材和特色中成药寻访工作,制作完成左金丸与左金胶囊宣传视频以及萧若人、温郁金、左金丸等三类寻访资料整理。通过构建“中医药+文旅”体系,显著提升温产中药品牌影响力,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和特色农业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打印 关闭 |